去年,我們和一些對於改變新竹歷史街區有想法的朋友聚在一起、討論了許多關於這裡能夠如何更好的做法。其中,運用新科技與政府開放資訊輔助公共討論是個趨勢。本系列文章就利用疊圖技術,將大家有共感的困境「具象化」。
本文作者在經過長時間的現場觀察之後,針對目前舊城區內人群移動、公共環境與交通運輸狀況等課題,結合政府開放資料與網路數據分析、實際訪問田野調查等做進一步探索。文末,他們也提出這樣的呼籲:
舊城要再生,不應只是在物質環境上的做改變,更需要關心的是城市空間如何回應到市民生活。因而我們需要用大數據發現城市中的問題,但更需要每一位新竹市民積極參與和發聲,共創一個彼此溝通的平台和一套行之有效的運行機制,讓執政者、專業者、資本家、居民可以多方協調,彼此建立信任關係。
這篇文章截取更改自董其樂、許庭源 2018 年的畢業設計《掩幕行動 - 新竹舊城的共享新城實驗計畫》。如果你也有關於新竹的有趣研究,也歡迎和我們分享!文章若刊載也將奉上稿酬。
▍本篇文章出自《#城市的動脈與靜脈:新竹舊城永續發展論壇紀實》
新的一年,與我們持續關心新竹:《貢丸湯》2020訂戶徵集中
✨https://pse.is/PFRF2